憑借《我不是藥神》以及《西虹市首富》的雙核驅(qū)動,今年7月電影票房逼近70億元大關,打破歷史紀錄的同時,較去年同期大漲近20億。而《我不是藥神》《西虹市首富》的耀眼成績,也讓文牧野、閆非、彭大魔等年輕導演風頭正勁,姜文、徐克等大導演貌似離殿堂很近,卻離市場和觀眾漸行漸遠。
7月的中國電影市場,可以說新導演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姜文的《邪不壓正》敗給了文牧野的《我不是藥神》;而現(xiàn)實喜劇《西虹市首富》則甩掉了《狄仁杰之四大天王》10個億的身位。值得一提的是,文牧野是首次拍攝電影長片,《西虹市首富》則是導演兼編劇閆非和彭大魔的第二部作品。這種“代際交替”的新氣象讓人欣喜,因為這說明了中國電影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
一方面,中國電影的受眾人群向低齡化遷移,中國電影的人才結(jié)構也發(fā)生了重要轉(zhuǎn)變,新人必定要出頭;另一方面,電影的創(chuàng)作方式確實已經(jīng)到了更新?lián)Q代的時候。
以徐克導演《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歸來為例,看這部電影頗有種既老又新的復雜感覺。“老”的是《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明顯出自老派電影人之手,拍攝手法和表達方式都是舊式的一板一眼;而說起“新”,導演徐克確實沒有放棄自己的想象力,東西方各種元素在片中的雜糅,其努力的架勢確實不輸新人。
曾經(jīng)拍攝了《青蛇》《黃飛鴻系列》《順流逆流》等諸多經(jīng)典的大導徐克,近年來早已“主攻”視效,沉迷于電影技術創(chuàng)新。然而,徐克只記得技術上的創(chuàng)意,卻忘記了題材的創(chuàng)新,很遺憾,他的方向錯了。徐克玩得高興,如今卻敗給了“現(xiàn)實主義潮流”,之前《阿修羅》的狼狽撤退已經(jīng)證明了古裝大片的徹底落寞,《狄仁杰之四大天王》雖然不至于慘敗,卻在同期上映的《西虹市首富》面前呈現(xiàn)出疲態(tài)。
對中國社會人生地不熟的徐克,只能用遙遠的年代感和架空的魔幻來拍攝中國故事,所以有了之前《智取威虎山》的成功和《狄仁杰》系列的延續(xù),“避實就虛”是徐克的聰明,也是他的無奈。
姜文導演何嘗不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當觀眾坐在影院內(nèi),就要進入姜文的絕對主場,你仿佛是一個拘謹?shù)目腿耍粗悬c自戀但是確實有才華的主人給你展示的是他所欣賞的一切事物——北平上的屋頂和屋頂上的李天然。
《邪不壓正》講述了一個跨越15年的復仇故事,邏輯并不復雜,但是在姜文的主導下,這個尋仇的故事又加入了復雜的關系,變成了姜文飾演的藍老板所掌握的一個多方博弈的棋局,故事的男主角李天然反而變成了籌碼,于是出現(xiàn)了邏輯上的做作。姜文有他的浪漫唯美與才氣沖天,但他的強勢卻成為這部電影最為脆弱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以至于觀眾在影院中被操控的感覺如此強烈,會在影院中叛逆起來。
文牧野等新導演,他們無法獲得強大的資本支持,無法去跟老導演們比特效和場面,那么,他們能比的就是“生活”本身,而這恰恰是目前中國電影的空白之處,他們無意中找到了中國電影的一處新寶藏。這些年來,中國電影始終是架空的狀態(tài),所謂的《妖貓傳》式的“大唐盛世”、“奇幻武俠”,以及《長城》那樣的中西結(jié)合,都未能直接回應中國觀眾的焦慮和渴望。可以說,電影界呼吁多年的“應該從本土文化中尋找靈感”、“應該多關注普通人的生活”,在今年的暑期檔終于有了回響,因此能夠?qū)χ袊^眾的內(nèi)心產(chǎn)生一擊而中的穿透力。
只有對自己自信、對本土文化自信、對本土觀眾自信,才有可能產(chǎn)生有意義和價值的作品;作品扎根生活,這樣才能獲得切實感受及創(chuàng)作動力。此次,新導演們的崛起并非是在“傷害”老導演的創(chuàng)作,相反,他們可以與老導演們形成一種互補式的成長,這對于中國電影來說是無限的風景——當新的作品形態(tài)、電影類型、創(chuàng)作方法、話語方式不斷走向市場前臺,才會形成電影創(chuàng)作和電影產(chǎn)業(yè)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