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甜桿兒酒用土法燒制的本地酒用當?shù)厣饺勗,無酒精勾兌,用木柴溫燒,味醇而香。
白河農(nóng)村有釀酒的習慣,都要將地里甜桿收回來,剝皮用刀切之,或者粉碎,把角子放入粉碎桿然后攪拌,然后放入地窖,向陽坡背水地埋之,井口封緊,半個月以后利用鐵桿插入地窖,辨別是否發(fā)酵,在冬天,為了保證發(fā)酵時的溫度,再放到地窖的灰眼里。上面蓋上破棉衣一類的東西。烤酒是個技術(shù)活。弄不好烤出來的就是“尾子水”,清淡沒有酒味。有時可能是燒鍋酒,有股焦苦的味道。
烤酒離不開天鍋和地鍋,天鍋是放在甑子(一種木頭做的類似于沒底的木桶,只不過是上面稍。┥系。地鍋是放在灶上,烤酒的時候地鍋里加水,上面蓋上用竹子做的蒸屜,蒸屜上用紗布覆蓋(防止糧食掉進水里),紗布上放上發(fā)酵好的碎甜高粱桿和粗糠以及碎米釀子,大概占甑子體積的70%。上面蓋上天鍋,里面的水保持在40度以下,利用酒精揮發(fā)和蒸汽遇冷水凝結(jié)下落的原理酒就順著一個導(dǎo)管接到外面。
燒火的人要注意觀察火勢的大小,留心酒糟翻騰的泡泡,不時用手測測上面鐵鍋里水的溫度。上面鐵鍋里的水總在不斷升溫。大概到三十度的時候就要舀出來,重新注入涼水。否則就不能起冷凝作用,蒸騰上去的酒會跑掉。
甜桿種子,也就是俗稱的高粱,是各類白酒原料的必需品,也是最好的原料,簡直就是“百搭”。曬干,在蒸熟,這可是烤甜桿酒的絕配。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密封發(fā)酵了。
農(nóng)戶管叫第一樽流出的是冷汽酒,但是度數(shù)高,卻品嘗無味,喝多了不知不覺大醉,當?shù)厝艘卜Q為頭鍋水(酒頭子)。如此釀酒卻是要換上三鍋水,頭鍋水就是酒頭子,二鍋水酒在四十至五十之間,三鍋水酒在四十度左右,也叫酒尾子。
相對于白酒復(fù)雜的工藝,甜桿酒以甘蔗、玉米桿等為原料,清水伴曲發(fā)酵蒸餾全人工而成,是一種純自然的返樸,沒有白酒的濃烈卻傲視紅酒的嬌柔,平淡而不失韻味。甜桿酒性溫、祛寒,適量飲用有活血、開胃、助消化等功效,
大概換五六鍋水,酒就烤得差不多了。用酒杯子在竹筒前接一杯喝喝嘗嘗,然后作出判斷,甚至會把經(jīng)驗豐富的老者喊來嘗嘗一起作決定,好酒是清洌的,酒精的度數(shù)一般是四五十度左右。口感醇和,綿味悠長,不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