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陳峰
除夕,正是萬家團聚的日子。但總有一些人,為了更多人的團聚和快樂,他們舍棄與親人團聚的時刻,始終堅守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奮戰(zhàn)在鐵路運輸?shù)谝痪,保障著千里鐵道大動脈的安全暢通。
1月21日,筆者走進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安康東站貨場,親身體驗鐵路貨運人別樣的除夕。還未走近,機械轟隆隆的聲音便在耳邊此起彼伏。龍門吊將一節(jié)節(jié)滿載面粉、糖類、食用油以及酒類等年貨物資的集裝箱被穩(wěn)穩(wěn)吊起,緩緩安放到一旁的火車車廂內(nèi),這些節(jié)日重點物資將搭載火車,經(jīng)鐵路運輸流向市場,走進千家萬戶。
“龍門吊”學名是軌道式集裝箱門式起重機,由四個立柱與吊架組成。在距離地面18米的龍門吊駕駛室內(nèi),我們看到了一個小姑娘的身影。她就是馬蘭,1994年出生,個子瘦小,卻是該站唯一的龍門吊女司機,由于整天在高空中工作,工友們稱她是鐵路“空姐”。
通往控制室的樓梯與其他樓梯不同,它與地面幾乎呈90度垂直狀態(tài),只有一個圓弧形的架子作為防護,上去的樓梯曲曲折折,上下行動完全依靠雙手攀爬。尤其是夜間,寒風呼嘯,個子小小的馬蘭幾乎要被風吹起。第一次爬上去的時候,馬蘭雙手緊緊抓著樓梯,整個人都在發(fā)抖,F(xiàn)在每天上下好幾次,她早已經(jīng)克服了高空的恐懼。
據(jù)了解,她一天要用龍門吊裝卸上百個集裝箱,近3000噸。把卡車運過來裝了貨物的集裝箱卸到地上,按編號吊裝進火車;把空箱從火車車廂卸到地上,裝上卡車。忙的時候,連水都顧不上喝。
作業(yè)時除了上廁所外,是不能離開操作室的。操作室離地雖然不到20米,但是來回上下樓梯并不方便,上一次廁所需要花費20分鐘。為了不耽誤地面作業(yè)的工友,馬蘭在工作中總是盡量少喝水。
門吊是高空作業(yè),體力消耗不大,但需要精神高度集中。一臺“龍門吊”的標準配置是一個司機、兩個起重工。起重工專門在地面負責指揮司機吊裝作業(yè)。起重工精準指揮方向,門吊司機需要一公分一公分地挪動集裝箱位置,經(jīng)過反復調(diào)整才能對齊放準,考驗的是“微操”。如果對位不精準或者操作不勻速,就會出現(xiàn)晃動,易傷人或造成碰撞,所以必須時刻留意。
為了“馴服”龍門吊,練就嫻熟駕駛技術(shù),馬蘭堅持勤學苦練,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驗,掌握了一套過硬的技術(shù)本領(lǐng)。起鉤、落鉤都能做到一步到位,在確保人身安全的同時,又保證了起吊重物穩(wěn)妥吊掛。
馬蘭回憶,2015年她從學校畢業(yè)后,來到安康東站貨場工作。剛開始在貨運營業(yè)大廳從事客服工作。直到2020年,車站招聘龍門吊司機。馬蘭主動向車間提出申請,毅然放棄舒適的室內(nèi)工作崗位,努力學習考取門吊駕駛證,并從事門吊工作至今。“今年過年在崗位度過,不能團聚,但能保障一方鐵路貨運暢通,很有意義,祝我的爸爸媽媽新年快樂、身體健康吧。”馬蘭動情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