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蔡俊波)扶貧小額農戶貸款本是小康路上最強有力的推手,然而由于部分貧困戶對政策的理解偏差,在多地這項惠農利農的貸款逾期率都居高不下,成了當地金融部門的老大難。如何破解?安康市漢濱區(qū)建民街道辦事處實踐出了一條新路徑,讓該地的扶貧小額農戶貸款逾期率呈現下降趨勢。
東山村是建民街道辦事處轄區(qū)內主動還貸率較高的村之一,該村有90戶貧困戶,其中享受扶貧小額農戶貸款34戶,共計貸款148萬元,截止7月13日到期26戶金額112萬元,即將到期5戶21萬元,目前該村貸款逾期率為零。
該村村主任李輝創(chuàng)介紹道,“我們的貧困戶一般在貸款即將到期前15天,就主動去銀行辦理了相關業(yè)務。我們村之所以這樣,得利于相互督促提醒。比如誰家的貸款要到期了,我們村委會一公示,村里道德評議會成員就會上門提醒一下。要是哪家貧困戶遲遲不理會,這家的同姓長輩就會主動上門去教育,村里人其他人見了也會主動提醒,在這樣的氛圍下,有誰還好意思拖欠貸款呢?”
當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會自覺如期還貸。建民街道廟嶺村就有6戶逾期貸款24萬元,為了保證這些逾期貸款盡快還款,建民街道脫指辦、建民街道司法所和安康農商行聯合采取行動,上門進行政策、法律以及農商行逾期貸款處理政策集中教育,并給其下達了《司法行政催收扶貧貸款通知書》。
“當時我沒有把政策吃透,還動了想要占點小便宜的心思。要是不是今天扶貧辦李世群主任和司法所陳志所長給我從扶貧政策和法律角度講這么多政策,我這才知道自己這個行為會有多大的后果。請農商行的同志放心,我保證下周一準時到銀行把貸款還上,我決不頂‘老賴’這個帽子。”劉福玉是這次逾期戶之一,在明白政策以后他當即表了態(tài)。
與同村的劉福玉的情況不同,廟嶺村劉福德借助小額扶貧貸款發(fā)展的產業(yè)正處于發(fā)展期,如果一旦全額還上貸款,他的產業(yè)就沒有運轉的資金,還不還款成了他艱難地抉擇。
“我們農商行在還款上有還、轉、結、展四種方式,還就是直接結清本金利息、轉就是轉貸,像你這種情況可以到我們農商行把貸款利息清了辦理轉貸業(yè)務,還是可以依舊享受貼息扶貧政策支持的。”建民支行行長汪宏給劉福德解釋著政策。在他的指導下,劉福德立即去銀行辦理了轉貸手續(xù),該戶貸款逾期的問題也隨之解決。
建民街道辦事處以新民風教育營造還貸好氛圍,聯合多部門集中力治‘賴’,協調農商行多方式還貸解“困”,形成“育、治、解”防扶貧小額農戶貸款逾期機制,成為破解逾期問題的新方法。據悉,建民街道辦扶貧小額農戶貸款共有650戶貸款2958萬元,今年截止6月底已到期310戶貸款1524萬元,其中已有292戶1452萬元已經通過現金歸還、續(xù)貸、展期等方式化解,還款率達到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