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紛紛拿起相機留下美麗漢陰
書法藝術在漢陰是一種“生活”
漢陰書法再次走出陜西,在全國連展,成為人們矚目的焦點,原因何在?
在啟動儀式上,漢陰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朱前平向全國各地的文藝愛好者、媒體老師以及廣大群眾發(fā)出邀請中提到:漢陰是我國“五四”新文化運動先驅和享譽國際的文化大師沈士遠、沈尹默、沈兼士昆仲故里。在“三沈”的熏陶感染下,漢陰縣近年來涌現(xiàn)出中、省、市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200余人,各類書畫藝術團體20余個,先后獲得“書法進萬家先進集體”“陜西書法之鄉(xiāng)”“陜西省文化先進縣”等殊榮。
在漢陰,許多人把筆墨紙硯比作“生活”,視書法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管是機關學校醫(yī)院,還是酒店農(nóng)家樂百姓廳堂,各類書法作品點綴其間,縣城建筑工地業(yè)主新建、改建書法圍墻1200余米;龍崗公園環(huán)路新建書法文化石50余塊;“龍崗公園”、“水岸花城”社區(qū)”、“頤園”小區(qū)、“雙河口古鎮(zhèn)”“三沈故里”等漢陰標志性建筑“標識”全是書法名家筆跡。
據(jù)參與活動的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黃邦平介紹:漢陰縣啟動創(chuàng)建“中國書法之鄉(xiāng)”以來,數(shù)次組織書家“走出去,請進來”開展書法筆會交流活動,舉辦各類書法培訓和書法展覽400余場次,積極開展“書法進課堂、進機關、進鄉(xiāng)村、進社區(qū)、進企業(yè)、進軍營”等書法普及活動,在全縣城鄉(xiāng)掀起了“愛書法、學書法、練書法”的熱潮。
如今,在漢陰,無論城鄉(xiāng)、男女老幼、不分職業(yè),欣賞書法、熱衷書法成為特有的文化現(xiàn)象,被眾多國內(nèi)知名學者、書法藝術家譽為中國書法藝術的“漢陰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