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吳亞君)最近,幾位西安的朋友來石泉旅游,陪同就餐間,飯桌上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引起了朋友對石泉飲食文化的興趣,尤其是配料有酸豇豆、酸辣椒、酸蘿卜等酸菜的菜肴,更是讓朋友覺得酸爽美味,興趣十足。一邊品嘗美食,主人一邊向我們請教酸菜的做法和要注意的事項。旅行結束,朋友還打算帶一個做好的酸菜壇子回西安,這樣在家就能吃到正宗的酸菜了。
說起酸菜,石泉人都不陌生,不管是縣城還是在農村,幾乎家家戶戶的廚房里都至少有一個酸菜壇子,酸壇子可以算得上是石泉人廚房里的“標配”。很多朋友喜歡玻璃泡菜壇子,因為漂亮,而且也方便觀察。但制作酸菜時要避光防止變味兒,所以一般家里用的都是土陶。壇子里一般都裝有豇豆、白菜、蘿卜、蒜薹、辣椒等蔬菜,還要放入老姜、蒜、花椒、八角、鹽等調料。
俗話說:“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站立不穩(wěn))。形象生動地說明了石泉人愛吃酸菜的程度。這種酸,不同于醋的味道,而是腌菜特有的爽口酸味。尤其是夏天,母親最愛做的一道消夏解暑的美食就是酸湯涼粉。切好的涼粉中,配上姜蓉、蒜蓉、油潑辣子等,再倒上最關鍵的一樣調料,那就是酸壇子里的酸水了。那個味道,還沒端出廚房,就香飄四溢了。那種酸辣可口,涼爽滑膩的味道,深受家人喜愛,每次端上桌都很快的被一掃而光。炒酸辣土豆絲時,母親除了放酸辣椒,還要用上一些壇子的酸水,炒出的味道比用醋炒的味道更鮮美。
酸菜魚、酸辣肚片、酸辣雞丁、酸辣土豆絲、酸辣魔芋……不管是家常便飯還是招待客人,石泉人飯桌上總離不開酸菜。酸豇豆、酸辣椒、酸蘿卜,作為菜肴的配料,自然的酸味恰到好處,最容易勾起人們的食欲。米飯吃膩了,母親會做一些漿水菜,炒上一盤漿水菜下面吃或者做一頓漿水菜拌湯,說給我們換個胃口,這個酸菜的味道和酸壇子里酸菜的味道是不同的。母親說漿水菜能“刮油”,她常常拿一位體型較胖,最后成功瘦身的姐姐做例子,說她的媽媽經常給她做漿水菜吃,后來身材都苗條了。當然,這是母親的玩笑話。
不光是石泉人愛吃酸菜,愛用酸壇子,整個陜南地區(qū)幾乎都有愛吃酸味食物的習慣。酸壇子腌制酸菜的做法究竟從何而來也許無法考究,但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飲食習慣一直傳承至今。我想,這與陜南人生活環(huán)境密切相關。陜南人所居之地多為山區(qū),氣候潮濕,為驅寒散濕,有喜酸辣的習慣。又因為山路崎嶇,交通不便,為了方便保存蔬菜,所以加工成酸菜。
“我們家的酸菜壇子,還是我結婚時我媽媽送給我的,已經用了很多年了,最初的做法我也不知道,是用媽媽家腌制好的酸壇水做的引子。”
“我早些年在鄉(xiāng)鎮(zhèn)上當老師的時候,我媽就給我做了一個酸壇子帶到學校,放暑假的時候,因為怕壇沿水干了,我就用一個大礦泉水瓶裝滿水鉆個眼,倒立放著,這樣壇沿的水就不會干了。”
“小時候嘴饞,每次見我媽撈酸菜,就喜歡伸手撈酸豇豆就吃,她總會讓我把手洗干凈,說是壇子里一點油都不能沾,F在大了,我媽要是外出旅游了,也總會給我交代別忘了清洗壇沿。”
“以往在農村時,我媽最喜歡用山里頭的泉水來泡酸菜,現在進城了,她要是有機會去農村,還會裝幾瓶山泉水回來放酸壇子里。”
“我上大學那會,周末從西安回來,我媽會給我炒一大罐子酸豇豆肉末帶走,舍友們都超喜歡,我們用來吃面條、夾饃,特別香。”
飯桌上,我們和西安朋友繼續(xù)交流著關于酸壇子的故事,說起酸壇子,大家都不約而同的提到了母親,酸菜也算是媽媽的味道吧。雖然我對這獨特的味道情有獨鐘,卻還沒將這手藝傳承。等回家,一定再向母親請教酸菜的詳細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