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香彌漫在漢江公園
市民坐在桂花樹下休閑
通訊員 榮海
近來漫步在安康中心城區(qū),空氣中彌漫著陣陣淡淡的、沁人心脾的香氣,清新而悠長,讓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腳步,深深呼吸。一路上,兩旁的桂花樹正盛開著金黃色的花朵,一團團、一簇簇地掛在枝頭,每走每一步都能感受到桂花香氣的縈繞。
朝陽門附近桂花盛開
桂花開放,濃郁的花香撲面而來。
圖書館里清幽一角
有不少市民感覺今年的桂花像是為了彌補“遲來”的遺憾,香味變得更濃郁。
香溪路的桂花最濃郁
常言道:“八月桂花遍地香”。這里的“八月”是指農(nóng)歷八月,公歷約為九月,而今年已經(jīng)到了十月,桂花才逐漸現(xiàn)蕾開放,可謂是姍姍來遲。這主要與桂花的開花特性和今年的氣候特點有關(guān)系。研究表明,桂花開花主要受到開花前的平均氣溫、最低溫度和相對濕度的影響,特別是秋后氣溫持續(xù)走低有利于開花。但是今年八九月份,安康市持續(xù)高溫少雨,氣溫居高不下,導致桂花開花推遲。近期,隨著氣溫逐步下降,桂花終于等到了適宜溫度,才逐漸開放。
桂花,也叫木樨、巖桂、九里香等,四季常綠,花香濃郁,在我國栽培歷史超過2500年,安康市就有多個縣區(qū)保留有桂花古樹。桂花品種繁多,但可籠統(tǒng)地分為四個大類,即四季桂、丹桂、金桂、銀桂。四季桂多為低矮灌木,四季開花,花稍白、稀疏且?guī)缀鯚o香味,最容易區(qū)分。丹桂、金桂、銀桂多為小喬木,秋季開花,香味濃郁,從花色上可以簡單地區(qū)分:丹桂花色最深,橙黃色至橙紅色;金桂花色居中,淡黃色至深黃色;而銀桂顏色最淺,近乎白色。桂花是不可多得的優(yōu)良綠化樹種,因此這些品種栽植都十分廣泛,大家可以欣賞到各色的桂花。
陽光下的桂花芬芳熱烈
桂花散發(fā)的香氣主要是來自于一種芳香物質(zhì),這種物質(zhì)通過空氣中的水分傳播。陰雨的天氣會使得空氣濕度變大,桂花香氣更容易在空氣中彌漫、傳播,從而給人桂花香味更濃的感覺。
不僅如此,桂花還能化身為人間美味,例如桂花糕、桂花酒、桂花茶等,都是人們特別喜愛的美食和飲品。桂花亦可入藥,具有散寒破結(jié)、化痰止咳的功效。“秋風送爽,丹桂飄香”“蟾宮折桂”“吳剛伐桂”,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詳?shù)脑~句,可以說桂花已經(jīng)深深地融入我們的生活之中了。
此時正值桂花開放,如詩所云:“窗前誰浸木樨黃,花也香,夢也香”,讓我們一起來賞桂吧!
鏈接:
桂花又名木樨、巖桂、九里香、金粟等,為木犀科木樨屬常綠喬木或灌木。高可達18米;樹皮粗糙、灰褐色;葉片革質(zhì)、橢圓形等;聚傘花序簇生于葉腋,或近帚狀;花黃白色、淡黃色、黃色或桔紅色,極芳香;果歪斜,橢圓形,紫黑色;ㄆ7-10月。
桂花原產(chǎn)我國西南部喜馬拉雅山東段,F(xiàn)四川、云南、廣東、廣西、湖北等省區(qū)均有野生。喜光樹種,幼苗期要求有一定的庇蔭。適宜生在溫暖的亞熱帶地區(qū),以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zhì)的砂質(zhì)壤土為好,不很耐寒,尤忌積水。
桂花是中國傳統(tǒng)十大名花之一,栽培歷史達2500年以上,別稱眾多,因其葉脈形如圭而稱“桂”;因其材質(zhì)致密、紋理如犀而稱“木犀”;因其自然分布于叢生巖嶺間而稱“巖桂”,等等。有關(guān)桂花的記載,最早見于屈原《楚詞·九歌》:“援北斗兮酌桂漿”,其后東漢·班固《漢書·禮樂志》中也有:“尊桂酒,賓八鄉(xiāng)”,都是對桂花浸酒的記述。晉·葛洪《西京雜記》云:“漢初修上林苑,群臣遠方各獻名果異樹,有掏桂十株”?梢,桂花在當時已作為異樹栽培于關(guān)中。唐、宋以后,詩人墨客對桂花多有贊詠。如李商隱詩云:“昨夜西池涼露滿,桂花吹斷月中香”;楊萬里曰:“不是人間種,移是月里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足見桂花已被廣植于庭園中,供人欣賞。至元、明,其栽培應用就更為廣泛了。如明·沈周《客座新聞》中記載:“衡神祠,其徑綿亙四十余里,夾道皆合抱松、桂相間,連云蔽日,人行空翠中,秋來香聞十里。計其數(shù)云一萬七千株,真神幻佳境”。則是對桂花作行道樹的場景描述。
在品種分類方面,主要依據(jù)古人以花色、花期兩項標準進行分類的傳統(tǒng),將桂花分為金桂、銀桂、丹桂和四季桂4個組。
桂花終年常綠,枝繁葉茂,秋季開花,芳香四溢,可謂“獨占三秋壓群芳”,在園林中應用普遍,常作園景樹,有孤植、對植,也有成叢成林栽種。在我國古典園林中,常與建筑物、山、石相配,以叢生灌木型的植株植于亭、臺、樓、閣附近。用作對植時,古稱“雙桂當庭”或“雙桂留芳”。在住宅四旁或窗前栽植桂花樹,能收到“金風送香”的效果。桂花對有害氣體二氧化硫、氟化氫也有一定的抗性,也是工礦區(qū)的一種綠化的好花木。桂花還是食品加工的原料,可以浸酒、窨茶、制各種糕點和甜食等。此外,其花、果、根等也可入藥。
●安康中心城區(qū)賞桂路線:
線路一:育才路—東井街—文廟—黌學巷—文昌路—靜寧路—南正街—朝陽門—漢江公園—漢江一橋
線路二:大橋路—巴山中路—雷神殿—香溪路
(本版圖片由鄒遙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