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菊
走進“客路故鄉(xiāng)”純屬偶然,卻被一種莫名的熟悉感蠱惑,旅居三日仍不思歸程。
時值九月,序?qū)偌厩,拗不過友人纏磨,結(jié)伴去嵐皋圍觀村BA。這場燃情巴山嵐河的體旅賽事,精彩紛呈,收官在即,心下也有些神往。在縣城逗留兩日,酣暢淋漓地感受了一把賽場內(nèi)外火熱激情和嵐河夜畫如幻美景,意欲前往以奇峰寨嶺、浮嵐暖翠聞名的全勝寨觀景。當?shù)赜讶肆λ]夜宿山腳的棗樹村“客路故鄉(xiāng)”民宿,言其夜晚靜謐好眠,晨起登頂亦是得便,額外可享農(nóng)家美食、鄉(xiāng)野風光。
我們于日暮時分出發(fā),約莫二十分鐘車程抵達棗樹村。村口停車場近前一面亮黃的墻皮上,醒目寫著“應知故鄉(xiāng)景,客自故鄉(xiāng)來”兩句詩文。友人介紹說,“客路故鄉(xiāng)”民宿集群便取自這兩句詩,詩作者是位能背誦《紅樓夢》的牛人。此后兩日,我們在民宿四處轉(zhuǎn)悠,發(fā)現(xiàn)這兩句詩寫在很多民宿的室內(nèi)壁畫上,也寫在許多村民笑吟吟的眉眼間,透著一股說不出的田園詩境。
自停車場緩步而上,至百余米處豁然開朗。穿過一座小小拱橋,對面約莫三十余戶人家,屋舍隨地勢走向而建,高低平緩自然錯落,人戶間小路勾連,曲徑通達。各家都有一個或大或小的院落,院內(nèi)或有高大綠木或散植些許花草,甚是自然雅致。房屋外觀是統(tǒng)一的亮黃色,屋周或是菜園,或是水塘,或是圈舍,或是莊稼地,不一而足。皆是地無閑地,田無閑田。整個民宿集群沐在夕陽微光中,斜倚翠微為屏,遙對綿延峰谷,田舍青青,阡陌縱橫。風舞云動間,人來客往,花木扶疏,雞犬相聞,儼然一幅舒緩流動的田園畫卷。穿行其間,恍如走進記憶深處某個沉睡經(jīng)年的靜謐鄉(xiāng)村,祥和恬淡,親切自然。事實上,它原也是個傳統(tǒng)的山鄉(xiāng)村落,只是恰逢好時代,煥發(fā)出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我們在眾多民宿間,擇了東南方向最后一家入住。民宿院落開闊,院內(nèi)有個不大的風雨亭,內(nèi)置長條桌椅供人歇息納涼。院壩坎下幾個不大的梯田里旱稻已然谷穗飽滿,黃綠相間。梯田盡頭有個小小的荷塘,荷葉層疊青碧,搖曳生姿。遠處是好大一片葵花地,沉甸甸的花盤已然青黛,想來成熟在即。再遠處,是與綿延群山接壤的莊稼地。倚亭遠眺,視覺感觀妙不可言!正是貪念之份美景,也聽聞女主人做得一手好家常菜,欣然入住。
在我們草草洗漱、四下觀望的時間里,男女主人已合力備下豐盛晚餐。菜色多為當?shù)剞r(nóng)家菜:燜土雞、炒臘肉、洋芋粑粑、半邊菜、野苦菜、香蒿饃、紅燒鱘魚、金釵燉大鵝。女主人邊熱情招呼我們就餐,邊細法介紹各樣菜色來源好處。食材多來自近前的園子或全勝寨山上,有自家興的也有跟近農(nóng)戶種的。比如藏香豬和鱘魚就來自村里的養(yǎng)殖場,而金釵或采自全勝寨側(cè)峰的山嶺間,或來自鄰村的仿生態(tài)石斛園。民宿同周邊村民結(jié)對聯(lián)營,半商半農(nóng)的互市模式,確保了食材新鮮原產(chǎn),也保持了食物傳統(tǒng)風味。用主家夫婦的話說,叫吃個“外婆味道”。我們這一桌飯食,最具代表性的“外婆菜”便是那金釵燉大鵝。據(jù)說,許久以前,一位阿婆的外孫自外鄉(xiāng)來村里看望外婆,阿婆心下歡喜,卻無奈家貧,無好飯食待承。踟躕再三,宰殺了家里僅有的那只大鵝,又苦于無其它食材佐湯,遂把早先山里尋得一把干金釵發(fā)泡了燉湯。沒承想肉湯濃香四溢,引得鄰人競相效仿,金釵燉大鵝因而成了當?shù)卮图央,也成了鄉(xiāng)民記憶中從未遠去的外婆味道。故事源自何時何人已無從考證,卻于口耳相傳間愈發(fā)韻味綿長。這一桌飯食本就家常可口,因了這般溫情故事加持,又額外平添一份滋味。憶及古人言食之精義,謂人間至味必有情!治味探微,還真真不假。
餐后已是星月當空,我們信步于村道小徑溜達消食。夜風習習,因著久旱無雨,秋意尚淺,卻已然微風不燥。各家燈火明明暗暗,遠山近水被月色勾勒成一幅山水剪影,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草木清芬,隱約能聽見植物細碎的呢喃細語。相較于我曾逗留過的其它山區(qū)民宿,這里最大的好處,是人戶屋舍比鄰,東家的前院是西家的后庭,轉(zhuǎn)過屋角又是別家的菜地或雞舍……如此循環(huán)反復,時而穿過庭院,時而路過菜園,時而漫步田埂,時而繞過池塘,仿佛走迷宮似的,卻因著燈火指引永遠不會迷路,但繞回去可得費一點神。沿途昏黃路燈下,不時遇到往來行人,熟識與否盡皆故舊重逢般淺笑頷首。沉浸在這樣的慢生活里,人好像自然就親切溫和了起來。
走走停停間,被一陣隱隱歌聲吸引,繞到近前,發(fā)現(xiàn)一個小小的鄉(xiāng)村酒吧。一中年男子正投入地唱著《蘋果香》,另五六人跟著節(jié)奏小聲應和,唱到副歌部分齊齊熱情高漲起來,生生把中音吼成了高音。想來是這段最為熟悉或最為撞擊靈魂吧?見我們走近,主家熱情迎上來招呼就座,這位俊朗的年輕人是早年飛出巴山的“鴻雁”,響應號召回村開了這個名為“雕刻時光”的小酒吧。酒吧是副業(yè),他的主業(yè)也是民宿,如今已成民宿集群的領(lǐng)頭人。小伙子人很健談,滿面春風地告訴我們,他們要把這里經(jīng)營成一種田園生活方式,讓遠離鄉(xiāng)村的人于此實現(xiàn)精神還鄉(xiāng),讓城市客在閑適中感受“有一種生活叫客路故鄉(xiāng)”。那眼里有光的模樣,令我們?nèi)滩蛔∨e杯致意,少時竟有了幾分醉意。
我們在小酒吧逗留到子夜將近,惦念著次日觀全勝寨日出,遂起身歸去。出門才覺山風已然微寒。早先此起彼伏的啾啾蟲鳴聲息漸弱,偶爾一兩聲蛙叫亦是有氣無力。各處燈火漸疏,清冷的月輝下,夜色已然沉靜如水。思及東坡先生的《行香子·述懷》,想來也是在這樣的月夜中寫就的吧?“清夜無塵,月色如銀,且將心事對瑤琴,幾時歸去,作個閑人……”如此素月小風,做個山野閑人,真好!
是夜,在清淺的蟲鳴聲里酣然入夢,一夜好眠。
次日晨起,匆匆收拾停當驅(qū)車前往全勝寨。盡管來前小做攻略,到達山寨腳下停車場時,仍被前方高聳險峻的寨嶺所折服。緣攀山步道拾級而上,約莫兩小時登上主峰平安寨。因堅信無限風光在頂峰,途經(jīng)的小寨、大寨、巴王寨均未過多停留。癱坐在平安寨頂?shù)氖^壁壘旁,手軟腳軟得半晌站不起來,想起昨晚誓要徒步登頂?shù)暮姥詨颜Z,一時忍不住自嘲。不過,也不算錯過日出,我們登上小寨時,整個全勝寨和毗鄰的紅皮梁都隱在云煙似的晨霧里,影影綽綽間,太陽自云霧深處慢慢暈開,再徐徐探出頭來,天光云影間縈繞著一層輕紗似的薄霧,而兩側(cè)峰谷深處緩緩涌動著乳液般的濃霧,還真是名副其實的云海日出。
后二日,我們?nèi)臻g山寨觀景,村莊閑游,探寨堡往事,品農(nóng)家味道,聽鄉(xiāng)村俚語。入夜,信步田園小徑聽蛙聲蟲鳴,閑坐林下花蔭觀朗月疏星,有時也去酒吧湊湊熱鬧。與入住的其他客人漸混得相熟,他們中好些人都是回頭客,慕全勝寨盛名而來,意外發(fā)現(xiàn)“客路故鄉(xiāng)”諸般好處,流連忘返或去而復歸。
算起來,“客路故鄉(xiāng)”的應運而生蓋因全勝寨旅游業(yè)的興盛。到如今,二者卻成相生相勝之態(tài),休戚與共。可謂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作為地域歷史和寨堡文化研究的重要遺珠,全勝寨的獨特風光四時不盡,觀者多是余興未闌,免不了想要逗留一番或再度覽勝,位于山腳的棗樹村便水到渠成成了天然民宿。民宿源起當?shù)厝撕每椭疅岢溃鐾鶃碛稳,慣熱情招呼茶水,遇飯吃飯,偶爾借宿。當?shù)卣阋騽堇麑,投資優(yōu)化民居環(huán)境,整合農(nóng)產(chǎn)資源,還引得歸雁反哺。使得古樸民風與全新理念在這個巴山村落深度融合,孕育出“客路故鄉(xiāng)”這個近乎原生態(tài)的民宿集群。
識得乾坤大,更憐草木青。在這個車馬轔轔的時代,人們自城市壁壘中回過神來,對原野生發(fā)出本能的渴望。偶爾客居或回歸靜謐山鄉(xiāng),一任青山綠水滌盡凡塵喧囂,物我兩忘間,客路恍若故里。這,許是“客路故鄉(xiāng)”誘人神往之根源吧?